智慧水务之数据资源规划摘要:为顺利实现浙江省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智慧水务”的建设,需要对其进行完整规划和优化设计,主要内容之一是信息数据资源规划。规划根据智慧水务建设的目标和内容,从信息数据的采集、传输、加工、应用、保障等多方面展开,成功的规划对“智慧水务”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前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正迅速地影响和改变我们这个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推动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这个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主要标志的强大推动力,把我们带向了“智慧地球”“智慧时代”和“智慧城市”。 图片来自网络
智慧水务 “智慧水务”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试点项目建设,增强区域整体的防汛防台、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生态环境保障、城乡供水排水以及对公众服务的能力,提高水务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 智慧水务建设完成后,将使得各个相关的涉水资源全面整合,极大地提高防洪防台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配置和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体系等体系的保障水平,促进水务科学发展体制机制的智慧化。
图片来自网络 但成绩的背后仍然有些不足,例如信息资源利用程度不高,数据共享水平低,存在信息孤岛,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在信息化建设中不够重视顶层设计或总体规划。 因此,在智慧水务建设中必须重视顶层设计,全面实施数据资源规划,以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智慧水务的建设内容可简单概括为“124”结构体系:即1个中心是建立智慧水务运行服务中心;2个平台是信息管理平台和指挥调度平台;4个支撑体系是数据采集、网络传输、应用支撑和公共服务。 项目预期成果概括为“666”,即六个构建,构建全面准确的水务监测体系、构建先进兼容的网络传输体系、构建云计算数据处理中心、构建面向行业的管理支持体系、构建面向公众的服务支持体系、构建智慧水务示范基地。 图片来自网络 六个形成:形成一个智慧水务运行服务中心;形成一个智慧水务研究机构;形成一支装备现代的基层服务队伍;形成一支基层智慧水务管理服务队伍;形成一套协同管理工作机制;形成一套建设管理标准;形成一批创新转型的涉水水务。 六个实现:实现采集站网全覆盖;实现资源共享协作;实现应用综合管理;实现信息统一综合展示;实现监测全能服务;实现应急联动响应。 从上述的“124”和“666”内容中,我们不难看出它们都是以信息数据资源为基础的,所以顶层设计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数据资源规划。 数据资源规划 数据资源规划就是对数据采集、加工和应用的全面规划,规划重点是分析数据流、建立数据模型,形成数据信息资源应用与管理标准体系,整合所有水务信息数据资源,提出数据集成与信息共享的方法。 智慧水务是大型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数据资源规划首先要重视系统中各种用户和设计开发人员的协同参与,对系统的所有应用进行全面的梳理与优化,运用信息工程的方法建立水务应用模型。 图片来自网络 通过对水务业务高中低端所有应用与展现的规范化和结构化分析,进行数据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从中抽取智慧水务的基本数据元素和基本表单。 通过建立全范围水务的个性数据库,以概念数据库及逻辑数据库的方式构筑专业数据模型,并通过体系结构模型来指导物理实体库表的建设及实际应用系统的开发顺序。 数据资源规划的组织实施 在实施数据资源规划过程中要重视整体和综合的组织协调,在正确实施顶层技术路线的同时:
要顺利地实现数据资源规划,必须关注三个方面:基础理论、标准规范和工具软件。 对于前二者大家的认识较为一致。而对于工具软件的选择却是五花八门。应该认识清楚,工具软件既是理论与标准的承载,也是减轻规划工作量,提高规划质量,保证信息数据定义与理解的一致性的手段。 图片来自网络 同时,它对于数据的正确合理存储,提高数据应用的有效性,保证规划数据信息和知识记存与使用的连续性等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应该引进和应用科学实用的网络化工具软件,提高规划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智慧水务数据资源规划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应用数据资源规划:从二个方面考虑。
数据信息资源规划:包括二个部分。
保障数据资源规划:涉及到三个方面。
数据资源规划方法是智慧水务战略规划的延伸,如何针对于具体的水务实际情况,切实地制定符合自身需要的规划策略是关键。 结束语 智慧水务数据资源规划是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项关键工作,对实现资源共享、应用协同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要在3~5年内全面完成智慧水务试点工作,实现从效率到效能、从分散到集约、从封闭到开放的三大转变,项目顶层设计中的数据资源规划将是重要途径与手段之一。 本文的经验和结论虽然主要针对智慧水务项目,但对其他类似项目的建设也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