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水务如何切实落地——听听来自科荣股份的声音★ 智慧水务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供水行业遭遇更大压力。尤其是十九大以来,人民群众的核心利益被多次强调,供水更是人民重要核心利益的代表。如何让供水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如何保证为民众提供更安全的用水?智慧水务及供水安全的话题备受关注。 近日,在2018(第三届)供水高峰论坛分论坛——智慧水务与供水安全会议中,粤海参股企业——科荣股份董事长马进泉先生向与会人员分享了企业在智慧水务方面的技术心得及实践经验。下面,让我们跟随科荣股份马董事长的分享,一同走进科荣在智慧水务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马进泉:智慧水务应用实践 科荣股份董事长 马进泉先生 1.政府 对政府来说,智慧水务更多的是公共服务,是民生工程。 2.公众 对公众来说,智慧水务是一种生活方式,是更便利的终端服务和更友好的用户体验。 3.水务企业 对水务企业来说,智慧水务则是将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ICT)与水环境、水动力、水生态等水务管理技术广泛融合,对水资源的获取、加工、供应和回用全过程进行智慧化管理,让供水更安全、生产更高效、服务更优质。 智慧水务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水务1.0阶段 水务1.0阶段,以自动化控制为核心,着眼于一些工艺优化及生产效率提升。 水务2.0阶段 水务2.0阶段,以企业信息化为核心,更多的在企业资源管理(ERP)、移动应用、算法应用方面进行突破。 水务3.0阶段 水务3.0阶段,则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的综合应用。目前,水务企业大多处于水务2.0(信息化)阶段,首先着力于营业收费,管网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其次分别为财务核算、OA、管网SCADA、视频监控等方面提升。 总体来看,水务企业当前对信息化投入普遍偏低,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认知不统一,数据问题突出,标准规范确实,参与者专业性不足等。 经过多年的持续投入,粤海水务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逐步应用到了水环境、水生态、水动力等方面,基本实现了对水资源采集、加工、供应和回用全过程的智慧化管理。根据智慧蓝图,粤海水务已经完成了 “1个中心+6大平台+8套系统”的落地建设。 在智慧水务推进过程,粤海水务以运营KPI指标体系为牵引,全面构建了监控平台,实现了客服、水质、财务、安全等系统数据的自动采集,减轻人工统计上报环节,为领导及业务部门进行决策提供可靠支持;同时,我们基于私有云构建了沟通、协作、分享于一体的企业级水务门户,现在上面的应用已经超过90个;随着智慧水务落地,我们逐步统一开发平台,通用功能组件化,提高开发效率,实现了技术路线的统一和软件系统的一致性开发,这有助于产品化;此外,基于开源框架,粤海水务也搭建微服务架构,使应用程序更易升级和扩展。 市场预判 对于未来发展,我们判断: 1)市场会有指数级的增长 2)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巨头已经进入智慧水务领域,大大缩短智慧水务发展周期。 |